
《室内设计原理》是我校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共48学时,3学分,开设于大二年级下学期。在课程开设之前,学生已掌握《建筑制图》、《空间形态研究》、《电脑设计表现》等课程知识。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利用室内设计的设计流程和方法,通过分析室内功能、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以及效果图的必备知识,运用制图软件绘制出完善的室内设计方案。通过培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学生成为理论基础知识扎实、方案动手能力强的室内设计师。
知识目标
解释室内设计基本原理和原则,包括熟悉人体工程学和环境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并探讨它们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能力目标
利用室内设计的设计流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室内功能、平面布局、空间组织以及效果图的必备知识,用制图软件绘制出完善的室内设计方案。
情意目标
树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与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学习,应用多媒体软件、制图软件完成居住空间专题设计方案,能够与团队成员密切合作、有效沟通,能够互相配合展示调研或设计成果。

本课程考察武汉宜家家居,为学生宿舍的合理改造铺垫基础,带领学生参观宜家样板房、家居展厅、实际案例项目等,增强直观感受。观察家具、铺装、色彩等元素的搭配,积累设计经验,提供方案思路,激发思维碰撞和创意。

宿舍作为同学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往往承载着学习、休息、社交等多重功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宿舍问题层出不穷。例如宿舍空间收纳不足、活动空间不足、整体分区混乱等给学生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结合人群行为、宿舍作息时间频率等展开了这一系列的深入调研分析,如下图所示。


本课程主要讲述室内设计的要素和原理,生活空间室内设计的设计方法、原则和程序,能加深学生对室内空间组合和空间形态的理解,并培养学生运用设计原理进行室内设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开拓设计思维,增强整体方案设计和绘图能力。安排学生进行小型室内设计项目,从概念设计到方案呈现,锻炼实践能力,引领学生完成实践作业。
课程主要以线上+线下的理论教学为主,运用学习通平台构建课程知识体系,系统讲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风格流派、色彩搭配、空间规划等理论知识。课前建设以室内空间的方法为核心的线上资源库,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主题讨论、激发思维碰撞,课后引导学生多渠道主动获取知识。

在教学中运用实际案例法教学,结合课程考察地进行实地测绘,学生们深入了解家居市场的现状,对室内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清晰的认识。不仅关注家居产品的实用性和舒适性,还注重产品的细节尺度、设计感和个性化。
学生们通过对家居行业的调研,身体力行的感受人性化尺度,把所学的课堂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设计。运用课堂的理论知识,来解决目前宿舍生活环境的实际应用。
结合前期调研分析,搜集并整理宿舍空间尺寸和需求,运用人体工程学、美学原理以及校园文化等因素,完成一套具有主题色彩的宿舍空间室内设计方案。

《室内设计原理》通过线上线下展示学生的作品,多方位展示课程成果,课程作品在本校区四号教学楼中庭进行展出。各班学生通过方案的展示和分享,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动力,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相互学习和借鉴。通过校企联合讲评、跨年级交流和设计师讲座等环节,不仅展示了设计成果,也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达到检验和巩固学习效果。



本课程评价体系结合了对学生学习成果、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反馈等多个维度的评价,同时邀请企业导师走进课堂,紧密联系校企产学研的教学模式,将课程知识讲授形式结合专家讲座进行展开,让学生了解室内使用空间的功能性质,符合更新时尚的室内界面处理及其感受,有意识地提高学生的人性化设计要素,从而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
在课程尾期,武汉传媒学院2022级环境设计专业《室内设计原理》年级评图展开。

在年级评图活动中,深入探究室内这门课程的严谨,包括尺寸、美学搭配,以及探讨一些深入的有关设计经验层面的干货。通过熊川纬老师精彩的点评和经验分享,不仅使同学们提高了自己的汇报能力,并且得到一个宝贵得机会去以专业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作业,一些容易被自己忽视的地方也得到了专业层面的解决,简直是受益匪浅!

六组同学通过15-20分钟的精简汇报,向企业导师介绍了宿舍方案的前期分析、设计理念、平面方案、立面效果等。

熊川纬老师在同学们汇报之后针对每组方案进行详细记录,且都给出了专业性意见,结合宿舍方案现状,分析了同学们方案的不足,同时分享了优秀案例。

本课程强调设计与实践的结合,采用项目化教学方法,引入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设计,引导学生思考室内设计的发展方向,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构建未来美好室内居住环境,培养审美修养,增强文化自信。通过掌握室内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能,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室内设计行业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