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行业迅猛发展,AI等新兴技术深度应用,对摄影专业人才提出新挑战。为契合行业发展与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组织召开了摄影专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会议邀请行业专家、企事业资深从业者、优秀校友代表等,共同研讨论证,吸纳各方意见,确保方案科学、前瞻、实用,为培养高素质摄影人才提供保障。

摄影专业 2025 版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在 4311 会议室举行。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有湖北美术学院梅健教授、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摄影专业委员会主任夏峰、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秘书长王艺杰、光立方影像工坊负责人唐晶、武汉市荟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婷婷、东湖正好有空艺文书店主理人杜昕、2018 届优秀校友李雯洁、2021 届优秀校友孟子晗和李文博、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摄影专业负责人蒋佩岑、摄影专业骨干教师黄奥、2022 级学生代表张恒与和陈文静。

摄影专业负责人蒋佩岑解读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面向智能媒体时代国家和湖北省发展战略,以“数字文旅”为核心,“智能影像创作+媒介传播”为特色,培养具备职业素养、文化使命感与人文精神,掌握摄影摄像理论与实践技巧,熟练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与创新思维,具备影像视觉表现能力及艺术感知力,能独立完成影像项目全流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旅游建设,完成定制化商业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梅健教授肯定摄影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建设,强调专业应重视历史传承、挖掘特色。面对新兴技术,要让AI成为创作助手,找到与专业结合的发展路,注重培养学生AI观察能力。在市场环境中,要立足专业基础,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提升艺术修养,找技术与艺术的平衡。发挥专业优势,让学生认识专业价值,传承历史、融合技术、培养能力,育高素质人才。

夏峰主任建议优化课程设置。一方面,加入写作课程,因摄影与文字紧密相连,写作能助学生清晰表达创意,增强作品感染力,提升逻辑思维与语言组织能力,对撰写文案有益。另一方面,增加文化类课程,丰富文化知识可提升作品文化深度与艺术价值,培养学生文化敏感度与跨文化理解力,增强竞争力。教学中可设专门写作课,开展文化专题活动,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结合文字与文化创作,培养适应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王艺杰秘书长认为摄影教育与行业需求紧密相连,应理论实践并重,合理安排二者比例。摄影教育要服务地方,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项目,助学生了解需求、提升能力,企业也可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摄影专业还可参与地方文化建设,挖掘资源、展示特色、提升影响力。只有理论与实践结合且紧扣地方需求,摄影专业才能育出实用人才,更好服务社会与地方发展。

光立方影像工坊负责人唐晶认为项目导向课程能提供实践机会,助其提升技能、培养综合能力。产教融合是重要支撑,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学生能接触前沿技术理念,企业获人才助力发展。可联合开发课程、邀请专家教学、建实习基地,还可举办大赛或展览,鼓励学生参与并接受行业反馈。

武汉市荟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婷婷认为,新媒体时代,中小企业对摄影人才需求转向“多功能人才”,需摄影、剪辑、策划、写作等能力。摄影专业应增设新媒体运营课程,加强校企合作,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积累经验,培养适配需求的“多功能人才”,满足企业用人需要,为学生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东湖正好有空艺文书店主理人杜昕认为,新媒体环境下动态摄影应用广泛,需求增长。但摄影教育中动态摄影教学存在课程占比低、学生实践少、师资与设施待加强等问题。为适应行业需求,可强动态摄影教学,增加课程比重、注重实践,加强师资建设、改善设施,并通过产教融合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

2018 届优秀校友李雯洁表示摄影实践性极强,学生需不断拍摄实践才能掌握技巧、提升修养。课程设置应大力推行项目制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积累真实项目经验,锻炼解决问题与应变能力,提前适应职场、培养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2021 届优秀校友李文博表示近年摄影专业应届生技能与薪资期望不匹配问题突出,原因是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实践经验少,技能不精,职业规划意识弱。建议增加热门领域相关内容;强化实践教学,提供更多实际项目机会;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助其了解行业、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和职业目标。

2021 届优秀校友孟子晗表示,跨专业、跨学科融合对摄影人才成长意义重大。摄影与艺术、技术等紧密相连,需从文学、营销、社会学等多领域汲取养分。实际工作中,跨学科知识技能可助完成复杂项目。为培养跨学科摄影人才,可增加跨学科选修课,开展跨专业合作项目,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竞赛活动,培养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优秀人才。

摄影专业骨干教师黄奥表示该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调研了高校、企业、社会的现状,从学科发展、用人需求、行业现状等角度制定了相关培养目标和课程,课程体系完整,兼顾到了学生的各项综合能力,课程应用性、前沿性较强。与时俱进,能在摄影基础的学科语言上兼顾到当下的 AI 技术,特色鲜明,对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2022 级学生代表张恒与表示,摄影教学中理论课较完善,但应增加提升审美方式的内容,培养欣赏优秀作品能力。同时,可注重实践,增加实操机会,由老师指导规范操作,让学生接触真实拍摄场景与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更好融合,提升学习效果。

2022 级学生代表陈文静认为摄影教学应以服务地方发展为目标,推动三、四年级课程向项目导向、产教融合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短视频与新媒体平台的多功能人才;加强课程动态调整,以项目制尤其是多项目实践提升学生实操与创新思维。
最后,摄影专业负责人蒋佩岑就各位嘉宾代表提出的建议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课程设置,精简重复内容,增设理论、审美及跨学科课程,同时强化实践教学,推行项目制,提高实践课比重,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合作项目、共建实习基地,培养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综合能力,尤其注重短视频等平台技能,加强动态摄影教学,提升竞争力,并重视职业规划教育,助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与职业目标,全面推动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次摄影专业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撰写,紧密围绕行业发展及新兴技术应用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结合产、学、研综合考量。制定过程中,广泛征集各方建议,以行业蓝皮书为基础,遵循学生学习规律,融合教学改革成果,致力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高级摄影人才。精心铺排课程体系,完善课程建设,旨在培养与时俱进的高素质人才。经论证委员会共同同意,本次摄影专业 2025 版人才培养方案执行。

此次论证会的成功召开,进一步明确了 2025 版人才培养的方向与重点,为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摄影专业将始终坚守创新发展理念,持续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学科建设攀上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