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子参加2025年山门·引玉数字艺术展!

发布日期:2025-05-20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17日至23日,武汉传媒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三组学生作品精彩亮相“山门·引玉”数字艺术展,在“山门·来吧数字艺术馆”正式对公众展出。

此次展览不仅是课堂成果的一次集中呈现,更是课程“项目驱动 + 技术导向”教学理念在真实场域中的一次成功实践。展览期间,三组作品获得现场观众与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数字媒体技术3》——沉浸式空间设计方法论

由王丽娟老师主授,围绕创意构思、交互逻辑与视觉生成展开,训练学生基于编程构建空间叙事逻辑,完成沉浸式艺术提案设计。

《数字媒体技术4》——沉浸式空间的系统搭建

由吴双老师主授,专注于TouchDesigner等可视化编程工具的项目落地训练。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完整的技术实现路径,从模块搭建、交互逻辑、数据驱动到实时渲染,全流程模拟真实项目开发。

本作品以藏族文化为灵感源泉,旨在通过数字视觉语言重构藏族传统图腾与自然意象所承载的精神世界。藏族文化作为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其独特的色彩哲学与空间观念为当代数字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视觉资源和叙事内核。创作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代表性元素——如唐卡绘画中的八宝图案、藏族文物重现、白塔建筑,并结合粒子系统、实时渲染、程序动画等技术手段,营造出一个既神秘又动态的“数字灵境”。画面以金、红、蓝为主色调,象征信仰、智慧与宇宙秩序;动态节奏则参考了藏族音乐的律动节拍,使整体氛围更具仪式感与沉浸感。

「𪾢·敦煌」沉浸式空间以敦煌文化为核心,通过传统色彩与数字技术交融,再现千年艺术辉煌。空间配色提取敦煌壁画经典色系——朱砂、石绿、金箔等,结合九色鹿、飞天神女、云纹等元素,营造瑰丽而神秘的视觉叙事。技术层面依托TouchDesigner强大的粒子生成能力,打造动态粒子流,模拟风沙笼罩、壁画脱落等细腻效果,并设计多组顺滑转场,增强沉浸体验。空间结构呼应石窟层叠感,通过光影与粒子流动,将静态壁画转化为动态场景,为观众呈现从古至今的敦煌色彩美学,以数字媒介赋予其新生,让观众瞬间沉浸于“一眼千年”的震撼之中。

以粒子为叙事语言,于数字艺术维度构建突破与重生的哲学图景。作品以象征秩序与禁锢的正方体开启,粒子规则排布,隐喻困于框架的个体。图像粒子化崩解重组,展现打破边界的魄力。蓝白流水粒子交织碰撞,象征多元元素的共生共融。花桥星空与粒子化树木,以诗意笔触勾勒新生希望。粒子凝聚成的人物模型,动态张力十足,彰显个体蜕变后对生命力与自我的确认。粒子重归正方体,形成螺旋上升循环,既是对秩序的超越性回归,亦是对“破界、共生、新生”永恒命题的深刻诠释。作品在视觉震撼与思想启迪中,传递生命变革与不息生长的磅礴力量。

“山门·引玉”是由引玉课堂发起、面向中青年数字创作者的重要年度艺术展演平台,聚焦艺术、科技与当代生活的融合。山门来吧•数字艺术馆作为北京极具影响力的数字艺术空间,展览场地具备高质量的设备与观众流量,为作品的真实呈现与反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场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此次参展是一次阶段性展示,也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节点。我们为学生们的成长与突破感到骄傲,也相信他们将在未来的数字艺术舞台上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