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晚,洪山礼堂内灯火通明,楚韵悠扬。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在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龙、学院特聘教授田少鹏、系副主任贾思及夏倚阳、隋育金、陈欣等教师团队的带领下,与2022级、2023级同学们共同观摩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经典楚剧《大别山人》。秉承着对传统文化的热忱,开启了一场“行走的课堂”专业实践之旅。

楚剧,起源于湖北黄陂、孝感一带的民间歌舞,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唱腔质朴婉转,表演贴近生活,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行当见长,兼具浓郁的地方特色与时代精神,被誉为“湖北百姓的艺术心声”。
《大别山人》以波澜壮荡的大别山革命斗争为背景,通过鲜活的人物与跌宕的剧情展现军民深情。该剧舞台美术设计由湖北省舞台美术学会名誉会长、湖北省京剧院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我院特聘教授田少鹏担纲,其以“写意山水凝练红色精神”的独特风格,将层叠山岩、流动光影与楚剧唱腔交融,打造出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自2005年首演以来,该剧先后荣获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评比展演一等奖、第八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奖,文化和旅游部第十二届文华剧目奖、导演奖、音乐奖、表演奖,并两度获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年度资助剧目。作为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该剧曾多次在全国巡演,先后赴广东佛山、广西柳州、湖南长沙等地演出,引起热烈反响,不少观众看完热泪盈眶。

演出开始,洪山礼堂内座无虚席,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的同学们满怀期待。随着舞台灯光渐亮,演员们登台亮相,地道的楚剧腔、生动细腻的表演,瞬间将大家带入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演员们用精湛的演技,将剧中人物的爱恨情仇、家国大义展现得淋漓致,无论是激烈的矛盾冲突,还是深情的内心独白,都让同学们为之动容。在观剧过程中,同学们全神贯注,时而为剧中人物的命运心,时而被精彩的表演所折服,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大家沉浸在楚剧独特的艺术氛围中,感受着传统戏曲在讲述红色故事时的独特魅力。




此次“行走的课堂”观剧活动,是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将专业教学与传统文化、红色教育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通过近距离观看楚剧《大别山人》,同学们不仅领略了楚剧的独特艺术魅力,学习到了传统戏曲舞台美术设计的宝贵经验,更在红色故事的熏陶下,坚定了文化自信,激发了创作灵感。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与创作中,舞美学子们定能将此次观剧所汲取的艺术养分与精神力量融入作品,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楚剧等传统戏曲艺术,创作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与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让传统戏曲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当洪山礼堂的帷幕缓缓落下,戏美学子的创作帷幕正悄然升起。本次实践教学让传统戏曲不再是书本上的铅字,而成为可触摸、可对话、可转化的创作源泉。期待未来,这些年轻的戏剧美术设计者们能将楚剧的炽热血脉融入当代舞台,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艺术表达中永续流传。
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行走的课堂”持续征途中,下一站,剧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