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研 协同创新|打造数字时代的高质量教师团队

发布日期:2025-05-16    浏览次数:

培训会议背景

数字化浪潮正重塑教育生态,教师团队作为育人核心力量需主动革新以应对时代挑战。5月15日,设计学院聚焦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命题,举办中高级职称教师教学团队建设专题培训。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付静教授以《数字化时代高质量教师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路与路径》为主题,围绕教学变革创新与数字化素养提升两大维度进行分享。从课程重构、科研反哺到评价体系优化,剖析数字化技术在驱动教师教学团队实现“跨学科协同、精准化评价”方面的创新模式。结合虚拟教研室、人机协同教研等实践案例,解析教师通过数据思维培养、智能工具应用及终身学习机制,构建适配智慧教育生态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培训以数字化推动教育组织形态重构为主,助力教师从“教学执行者”进阶为“教育创新者”,为高质量教学团队发展注入可持续动能。

智教重构·协同共生

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育生态的十年跃迁,数字化技术正以“加速度”重塑教学核心逻辑,人工智能正深度重构教育生态,推动教学团队从理念到实践的系统性革新。以跨学科虚拟教研室与智能协作平台为例,通过“数据互联、资源共享”的突破性模式,推动教学团队实现“跨学科融合、精准化教研”的创新实践。培训中,付静教授以动态学情分析与AI辅助评价为切入点,解析数字化如何驱动教学从“知识灌输”跃迁至“能力培养”的深度转型——通过智能备课与人机协同课堂,重构课程体系与微专业建设,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依托学生画像与综合素质评估模型,构建“问题解决力+跨学科创新力”双维评价体系。

素养筑基·智能进阶

教师的数字化素养是团队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在付静教授的讲解下,全体参训教师围绕“数字化素养培养的实践场景设计与实施路径”展开深度探讨,通过五大教学场景引发创新思考。尤其以沉浸式教学场景展开热烈讨论——教师们现场学习如何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教案框架、Notion工具整合图文音视频资源,并结合ClassIn平台的实时学情数据,动态调整教学策略,共同探索“虚实融合”的智慧课堂新模式。通过跨学科课程设计案例的讲解,参训教师不仅掌握了数字技术操作、资源整合与数据决策的核心能力,更深刻理解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分层教学模式。这场培训为教学团队夯实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基础,让技术与教育真正实现“双向赋能”。

本次培训最后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评选指标为标杆,为参训教师划重点:数字化教师团队建设应该瞄准四大核心——课程重构(混合式教学+动态资源库迭代)、评价转型(数据驱动评价+实时反馈闭环)、科研反哺(虚拟仿真实验室+AI深度赋能课堂)、服务延伸(产教融合+社会化数字培训),申报更要亮出“硬核证据”,用量化成果和机制创新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我院将继续鼓励教师开展教学改革实验,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深化“跨学科融合+精准化评价”的教学变革,让技术真正服务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初心。我们坚信,通过这些努力,教师团队必将成为数字化转型浪潮中的领航者,为未来教育生态注入破界生长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