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言/Inter
当镜头成为观察世界的眼睛,影像便承载了时代的呼吸与心跳。本届摄影专业毕业展延续"传统文化"、"现代乡村"、"长江影像"三大创作方向,以扎实的影像实践呈现年轻一代对现实的思考与艺术的探索。传统文化”方向展现了中国古老的传说故事、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风俗,通过镜头传递着历史的厚重和传承的力量。“现代乡村”关注乡村的变迁和生活状态,记录了村庄、农民的劳作和生活场景,"长江影像"创作群体沿江水行走,用多元媒介书写河流史诗。部分学生选择了自主选题,作品展现了别具一格的观察角度达以及新的表达。在影像媒介上本届毕业展也有诸多尝试,其中有流明摄影、宝丽来移膜、跨媒体艺术、传统胶片摄影等。这些尝试不仅展现了摄影技术的演进轨迹,更印证了青年创作者对影像本体的持续追问。
百余组作品如同棱镜,折射出四年专业淬炼的光谱。他们既是对客观世界的真诚凝视,也是内心图景的显影;既有对摄影传统的致敬,亦包含突破边界的勇气。愿这些年轻的目光所及之处,不仅能唤起观者心中图像的共鸣,更能引发对生活、对社会、对文化的深层对话。让我们通过这些影像,感受摄影的温度与力量,见证这些成长与蜕变。
作品推介/Work promotion
01
作者:游健
作品名称:《杏仁核的旁边是海马体》艺术摄影创作
指导教师:黄奥



作品介绍:
本摄影毕业设计作品聚焦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中的MECT疗法。我国精神疾病患者众多,MECT虽为重要治疗手段,但副作用不容忽视。作品以我自身治疗经历为蓝本,分具体与抽象表达两部分,借艺术摄影从患者第一视角再现MECT治疗全程。拍摄选用时钟、医用器具等象征记忆的事物,运用模糊失焦、慢速快门等技法,展现记忆破碎、思维迟缓、认知变化,引发对MECT治疗及生命、医疗、科技关系的思考,促进公众对精神疾病治疗的理解与接纳,实现与观众的情感共鸣 。
02
作者:王江睿
作品名称:《五色》艺术摄影创作
指导老师:张道臻




作品介绍:
本作品旨在对于中国画意摄影这一课题进行重新的探索和研究,改变以往画意摄影带有的工艺美术的特性,探索不借助底片叠印法,仅在拍摄中融入传统水墨画美学观念的可行性,致力于挖掘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艺术风格。将画意摄影纯粹作为一种摄影理论与艺术风格呈现,创新性地把摄影与中国古代诗歌相融合。通过这种独特形式,为中国画意摄影及中国传统影像构成技法注入全新活力,力求让古老艺术在当代语境下重焕生机,展现出别样的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
03
作者:余天
作品名称:《下一个转角》艺术摄影创作
指导教师:黄奥



作品介绍:
本次作品旨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人们对于传统乡村记忆与物理现实之间的认知割裂现象,并以此作为此次艺术摄影的创作核心。在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乡村的空间形态和社会结构经历了深刻的改变,而人们对乡村的记忆却往往停留在某种理想化的、情感化的图景中。本作品希望通过影像及装置来呼吁读者对现代化浪潮下逐渐消失的乡村文化基因和个人记忆载体产生缅怀与思考。
04
作者:刘荣天
作品名称:《The OUTPOST-驻在地》纪实摄影创作
指导教师:黄奥





作品介绍:
本组作品延续新地形摄影与景观摄影的理念,以黑白影像方式重新审视人类活动与自然地貌之间的关系。通过低反差与丰富灰调构建出细腻的视觉语境,试图在景观表象背后,探寻其所承载的社会结构与时间痕迹。作品强调“观看”的意识,在沉静的画面中激发对环境与现实的深层感知与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