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共生|2025届武汉传媒学院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环境设计、摄影毕业设计作品联展正式开展!

发布日期:2025-04-14    浏览次数:

开幕致辞

在这万物生长的美好时节,我们相聚在此,共同见证‌2025届设计学院毕业设计展‌的盛大开幕!今天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武汉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校长助理蒋萦老师,设计学院院长唐茜老师,设计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龙老师,设计学院院长助理张旭老师,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副主任贾思老师,环境设计系副主任沈婧老师,摄影系副主任蒋佩岑老师,特别嘉宾武汉市12平方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组组长周琳。

胡颖老师主持开幕

开幕式现场

展览概况介绍

本次展览是三大专业联展,汇聚了‌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环境设计、摄影‌三大专业共296名毕业生的295件作品,堪称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以"舞台·空间·数字"为脉络,46位同学通过46件作品,在《戏剧舞台设计》《商业演出空间设计》《数字展演空间设计》中探索虚实交融的叙事可能;

环境设计专业‌聚焦"数字展陈、城市更新、文化传承"三大方向,149件作品以设计之力重塑空间记忆,展现青年对时代命题的回应;

摄影专业‌的101位创作者,以100组影像在《传统文化》《现代乡村》《长江影像》间架起镜头桥梁,既有命题深耕,亦有自由表达。

此刻的展厅,是学子们四年求索的答卷,更是艺术与时代共振的宣言!

辅导员代表与班主任代表寄语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辅导员李晓路老师致辞

“从青涩到成熟,你们的作品闪耀着创新之光与艺术之魂,那是四载时光淬炼的独特篇章。”李晓路老师细数成长点滴:“展厅里,每一笔线条、每一抹色彩,都是你们无数个日夜奋斗的证明。”临别赠言:“怀揣热爱,持续探索;务实前行,不忘仰望星空;肩负责任,回应时代呼唤。”最后他期许:“无论未来何方,学院始终是你们的港湾。愿你们带着少年的勇气,驰骋于梦想的征途一—回首间,温暖如初。”

环境设计系教师张纬老师致辞

张纬老师在毕业致辞中动情回顾:“四年前你们问‘设计学什么’,今天展厅里展板、模型、动画已是最好的答案。”她细数学生从《空间形态研究》到《景观设计专题》的学术深耕,从手绘推敲到数字建模的技术突破,更点赞“榫卯家具”“老龄化设计”等项目中展现的创新与社会关怀。她强调比作品更珍贵的是“调研中的坚韧、迭代中的执着、技术上的突破”,并以校训寄语:“愿你们带着‘博雅、崇实、弘志、拓新’的初心,继续书写设计的诗行——无论是成为设计师、创业者还是文化守护者,都让设计既有温度,更有力量。”

摄影系教师雷欣羽老师致辞

雷欣羽老师以“1.0版班主任”自嘲,回忆与21级学生共同成长的四年:“你们教会我如何用镜头凝望世界,我见证你们从新手蜕变为有思想的影像创作者。”她特别感谢同学们用热忱撑起班级温暖,更以三句寄语赠别:“终身学习是穿透浮躁的长焦镜头,独立思考是作品的黄金分割线,拥抱不完美则是生命的显影液。”最后,她引用林宥嘉歌词寄语毕业生:“别忘了你曾是怎样的追光少年,带着这份初心,去造属于你们的梦。”

学生代表发言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余乐妍同学发言

“贾思老师带我们走出教室,让舞美设计从图纸走向真实——从预演技术到心态调整,教会我们用技术语言讲述故事,更用沟通智慧搭建艺术与现实的桥梁。”余乐研分享:“每一场演出都是人生调色盘,每段师生共舞的时光都让我的舞台梦愈发清晰。”最后,她向同窗致意:“愿我们带着对艺术的赤诚,继续在光影交错处书写属于自己的剧本——因为最好的舞台,永远在前方。”

环境设计系金沁同学发言

“从CAD坐标系的困惑到D5光影的鲜活,我们懂得设计不仅是软件界面的完美,更是对土地文脉的敬畏与人居需求的洞察。”金沁同学分享在浙江安吉以设计赋能乡村振兴、调研李氏布贴画非遗项目的经历:“这些实践让我明白,设计的价值是创造美,更是改善生活。”作为学生会主席,她强调“统筹协调与社会责任感是设计师的必修课”。她深情致谢:“老师们的教诲如春雨,让我们在专业与人文间找到平衡。”最后寄语同窗:“愿我们永远保持对土地的赤诚,让每一份设计都成为连接传统与未来的经纬。”

摄影系刘梦盈同学发言

刘梦盈以“镜头外的胶片”为喻,回顾与同窗共度的四年:“我们曾为曝光失误捶胸顿足,为保护设备共撑雨伞,更在失败中读懂摄影是‘对生活的共情’。”她动情感谢老师“教会镜头对话世界”,感恩家人“做隐形模特”的支持。面对未来,她以诗意寄语:“请永远相信‘看见’的力量——即便世界喧嚣,我们仍能用镜头捕捉尘埃里的诗意。”最后,她与全体摄影学子共勉:“只要相信镜头能留住温度,晨曦暮色与人间烟火,就永远是我们共同的显影液。”

系主任致辞

‌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系副主任贾思老师致辞

图片贾思老师以“和合共生”点题:“46件作品虚实交织——从历史厚重感碰撞科幻未来感,到离线编程技术构建的时空隧道,你们用戏剧舞台的笔触,在MA与UE5的数字画布上完成了一场‘想象落地'的魔法。”她细数学生从课堂理论到国家级平台的突破:“那些远程打磨的深夜、软硬件实战的汗水,都化作对艺术初心的守护。”在最后,她寄语毕业生:“愿你们永远握紧和合共生”的钥匙一一在虚实碰撞中点燃叙事火花,用匠心之锚定住中国故事的魂魄。学院永远是你们的灵感港湾,去吧,带着这份勇气,继续在光影交错处书写传奇!”

‌环境设计系副主任沈婧老师致辞

图片“149件作品覆盖数字展厅、城市更新等多元领域,将低碳环保、文化传承等可持续理念融入设计实践。”沈婧老师强调,面对数字化浪潮,设计师需永葆“三心”——敬畏细节的严谨、探索技术的执着、关注人文的温度。从艺科融合的理论创新到产教融合的实际项目,这些作品既是数字时代环境设计的答卷,更是连接传统与未来的桥梁。她寄语学子:“愿你们以设计回应时代命题,让每一寸空间都饱含对人与自然的思考。”

摄影系副主任蒋佩岑老师致辞

图片蒋佩岑老师先表示这次的毕业生作品给了她很大的惊喜,再以“影像的呼吸与心跳”开题,细数毕业生作品中“传统胶片与流明摄影的碰撞、乡村变迁与长江史诗的凝视”,强调“三大创作脉络”与“边界突破的自主选题”共同构成青年影像者的思考图谱。她指出,从技术学习者到独立创作者的蜕变,关键在于“对影像本体的追问”:“你们用镜头定格千年技艺的温度,也捕捉时代命题的共振。”展望未来,她提醒:“当虚拟与现实交织、AI与人文碰撞,更要保持对社会文化的深层对话——让创新穿透迷雾,让思考突破框架。”

颁奖与合影留念

颁奖现场

贾思老师与李晓路老师与学生合影

沈婧老师和张纬老师与学生合影

黄奥老师和雷欣羽老师与学生合影

戏剧影视美术专业老师与毕业生合影

环境设计老师与毕业生合影

摄影专业老师与毕业生合影留念

结语

这不仅是一场展览,更是一个告别与出发的仪式。四年学习时光,今朝凝结为一件件动人心魄的毕业作品。在光影、色彩、结构、场景中,我们看见了青春的热烈,也看见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