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环艺学子斩获
“中国网谷杯”决赛5项
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饶晰昕、陈衍萱带队的学生团队分别在“中国网谷杯”【乡村空间赛道】斩获总决赛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优秀奖三项,武汉传媒学院设计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01大赛简介

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举办2025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网谷杯”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赛道)。大赛新增乡村空间赛道,旨在挖掘乡村空间价值、培育落地型项目,通过比赛促进创新和产业发展,引导资源向乡村集聚,解决乡村规划等问题,提供乡村振兴全链条支撑。
02“初赛告捷”成功入围复赛
2025 年 6 月 16 日 - 22 日,乡村空间赛道初赛线上评审。参赛队伍以盘活乡伴慈惠闲置房屋为题,评审紧扣乡村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生态宜居,聚焦创新性、落地可行性、社会价值、可持续性四大核心维度,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这一阶段,我校设计学院环艺专业5支团队顺利晋级复赛。

03“复赛路演”展现创意与实力
2025 年 6 月 29 日,复赛在武汉东西湖区工人文化宫线下举办,乡村空间赛道共有10 支优秀团队同台竞技。

路演现场,在“5 分钟路演 + 2 分钟答辩” 的高压赛制下,我校团队的方案因 “创意落地性强、贴合乡村实际” 获得评审一致认可,其中 2 支团队以91分的高分突围晋级决赛,其余项目均获得优秀奖。

各团队方案亮点鲜明,定位准确,精准匹配乡村不同需求场景:
“云栖·茶隐”团队
•以 “茶文化复兴” 为核心,打造 “会呼吸的乡村空间”。方案通过穿堂风设计、茶园景观嵌入、茶事体验区规划,实现自然通风与文化氛围的深度融合,既满足城市游客 “休闲 + 文化体验” 需求,又为村民提供茶产品展示、销售的新载体。

“MonoPaw一爪旅宿”团队
• 瞄准 “萌宠经济” 风口,设计宠物友好型乡村民宿。方案不仅设置宠物活动草坪、专属喂食区、洗护空间,更创新提出 “宠物 + 乡村” 消费模式(如宠物主题农事体验、宠物周边文创销售),为乡村民宿开辟新盈利点。

“幻·艺境”团队
•融合新中式禅意美学与宠物民宿功能。通过木格栅、山水造景营造静谧氛围,同时采用 “分区设计”(宠物活动区与主人休憩区物理隔离但视觉连通),解决 “美学需求” 与 “宠物照料” 的矛盾。

“五感秘境”团队
• 突破传统设计思路,从 “视、听、嗅、味、触” 五维构建沉浸式乡村空间。例如,在视觉上利用乡村原有植被打造层次景观,在听觉上保留溪流、鸟鸣等自然声景,在嗅觉上种植桂花、薄荷等芳香植物,让游客深度 “触摸” 乡村魅力。

“淬火Hostel”团队
• 聚焦乡村工业遗产活化,将老旧厂房改造为工业风青年旅舍。方案保留厂房红砖结构、机械装置等历史元素,同时植入咖啡厅、书吧、共享办公区,既留住乡村 “工业记忆”,又满足青年群体 “社交 + 休闲” 需求。

04“决赛回顾”成功摘得桂冠
8月18日,2025年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国网谷杯”创新创业大赛(乡村振兴赛道)决赛,在慈惠街向家台乡村振兴大讲堂鸣锣。
现场汇聚政府领导、乡村振兴专家、行业企业家等嘉宾,评审标准更侧重 “方案落地性”“社会价值辐射范围”“与乡村产业的联动性”。

我校两支晋级团队凭借完善的方案、深厚的文化内涵,在 10 支决赛团队中脱颖而出,现场获得91.13分及89.66分,最终荣获一等奖与三等奖。
“云栖·茶隐”团队
因“深度融合传统茶文化与现代空间需求” 以“民宿+”融合模式的设计与运营机制为核心,创新性地将民宿打造为资源整合平台。具有创新性与落地性,成功斩获一等奖。

”幻·艺境“团队
因 “创新解决宠物出行住宿痛点”,同时将新中式禅意美学与宠物民宿功能相结合,既满足了消费者对美学体验的追求,又解决了宠物出行住宿的实际问题,获得三等奖。

与此同时,凭借初、复赛成果丰硕、决赛斩获高奖的综合表现,以及赛事全程的专业组织与保障工作,我校设计学院被大赛组委会正式授予“优秀组织奖”,充分彰显了我校在乡村设计人才培养、实践项目组织方面的综合实力。


05莫干山实践考察纪实
决赛落幕是推动设计方案从 “图纸” 走向 “实景” 的新起点。为使方案更贴合乡村实际,赛事主办方组织晋级团队、指导教师及优秀项目代表到浙江莫干山(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域)实践考察,实现 “知行合一”。考察时,团队成员及指导老师以 “学习者 + 观察者” 身份走访标杆项目。

在此行程中,团队众人收获颇深:先是通过聆听《莫干山民宿发展史》,初步了解到莫干山民宿从起步到成熟的发展脉络;再通过参与 “民宿店面和客房管理” 专题培训及实操练习,系统学习了民宿日常运营中的管理技巧与实操方法;在实地参访莫干山民宿集群、乡村咖啡馆及庾村 1932 文创园的过程中,直观感受了当地乡村产业与文旅融合的实际情况;并在 “莫干山民宿主人夜话” 中,通过与从业者深度交流,进一步了解到民宿应如何依托在地文化打造主题体验、借助线上平台精准引流、联动周边产业设计研学套餐等营销策略,逐渐明晰民宿经营与乡村风貌保护、村民利益共享的融合路径。

对此,我校曾同学在结营分享时有感而发:“莫干山的这段行程,在几位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不断深入地了解了民宿的历史、民宿经营、民宿发展等情况,对未来该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了一定了解,并且也为我们自身发展趋向提供了一定参考。”其中陈飞虎老师曾提到过一个理念:“在建筑行业不景气的阶段中,我们想要在这行继续越走越远就要不断完善自身,让自己成为一个全能的人。”这也为自身未来的发展确立了方向,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体验新生活,在不断的实践中丰富自身。

06课程支持
《文化空间室内设计1》——课程主要讲授文旅行业新业态、新准则变化趋势下的空间设计需求,聚焦于文化空间室内设计中的业态经营、空间布局及新旧工艺结合手法。课程引入赛事真题作为重点训练项目,深入慈惠街乡村景区调研考察,实现从“课堂学习"到"产业衔接",服务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升文旅产业文化空间美学素养及设计能力、增强文化价值认同,认同文旅产业的就业前景及价值。

07成果总结
从“中国网谷杯”乡村空间赛道初赛五支团队晋级,到复赛亮相、决赛获奖并参与莫干山实践考察,这既是“专业能力大考”,更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每份方案凝聚师生对乡村发展的思考,每次实地调研让设计贴近乡村实际,为乡村振兴注入“高校力量”与“青春动能”。
作品展示



“云栖·茶隐”作品展示



“幻·艺境”作品展示


“MonoPaw一爪旅宿”作品展示


“五感秘境”作品展示


“淬火Hostel”作品展示
证书展示





参赛指导:饶晰昕、陈衍萱、沈婧
图文编辑:饶晰昕、魏钊
图片来源:曾睿
推文审核:沈婧